“官员学车热”是多重价值回归

2015年04月07日  来源:新华网

     随着公车改革的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报名考取驾照的人数明显增多。但对于其中一些在单位“说了算”、比较有主见的学员,教练在教车过程中颇感困难。一位驾校教练告诉记者:“我车上有个56岁的处级干部学员,因为车改,不得不在快退休的年龄进驾校考证。”今年52岁的副局级干部张女士表示,因为车改,她将不再配有司机,因此逼着自己去学车,光科目二就考了10次,驾校也应其要求换了3个教练。

      年近退休,却还要学车;之前从来都是坐车,现在却要学着当司机……应该说,官员学车在公车改革的大背景下形成了一股热潮。虽然这些年逾50岁的领导干部在学车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坎坷而任性,如这位女干部科目二连考10次的故事更像是锲而不舍的励志鸡汤,但这是公众乐于见到的价值回归。

官员学车,是一种倒逼。2014年,中央各部委层面的公车改革已经取得明显的实效,中央各部门已经淘汰的那些公车,也正在进行第二轮拍卖。今年,公车改革将在各省市及县处级单位进行改革,厅局级以下官员不再配专车的规定,将真正被落实到位。虽然公车改革并不会一步到位,公车私用现象也不可能完全就此杜绝,但至少在“苍蝇老虎一起打”、既反腐又开展作风建设的当下,所有官员公车私用的危险系数已经大大提高。学车并自己开车,则会避免所有问题。

      但官员学车的意义,远远大于促进公车改革这件事本身。一者,官员学车,代表了官员作为正常人对基本生活技能的获取。长期以来,“车轮上的腐败”作为体制内官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一种特权,代表了太多的不正常。以至于我们的官员不会自己打伞、拎包,甚至遇到小坑小洼之地也让自己的下属背着走。丧失了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之后,公众又何以指望我们的官员能接地气?

      二者,也是更重要的问题,特权的存在,能够压缩民权存在的空间,并能加速民权的坠落。正如坊间一直质疑的,一批不开私家车的人在制订着关于公共交通的所有政策。因为有“车轮上的特权”,这些官员不用真心去关心油价涨多少跌多少、油里面有多少税、收费站是不是林立、堵车是不是严重、限号限行限牌有多大的权利损失,也不用关心驾校是不是垄断、教练是不是喜欢骂人、城市的停车费用去向等所有的问题。在公共交通治理方面,“肉食者”出台一些带有“饿了为什么不喝肉汤”意味政策的次数,有可能会减少。

     官员学车,不仅能让官员体味到获取人生基本技能的艰辛,又有可能真正让官员思考我国百姓在公共交通领域遇到的所有问题。一项公车改革尚能如此,当下进行的简政放权改革、建立权力清单等全面深化改革等工作,都可能让官员在工作生活中有更多体察民情的机会。从这一点来讲,“让有权者不再任性”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