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驾校计时仪市场涉嫌垄断?

2014年10月22日  来源:驾校中国

  目前,东莞经备案的教练车有7000余辆。近日有市民投诉称,教练车升级计时终端推行中,最初只有一家深圳企业的计时仪可选,因此单台售价高达1920元。最近因有另一家企业进入,价格才降为1300元左右。

  而今年3月15日以来,各驾校又被要求购买另一家东莞公司的网上学习卡,有教练直指这涉嫌暗箱操作。

  对此,东莞市交通运输局予以否认,并回应记者采访称,购买设备项目均属于市场行为,无需通过主管部门对外公示。

  网友发帖 东莞驾校器材更换涉嫌垄断

  近日,有自称驾校内部人士的网友发帖称,东莞教练车的计时仪、GPS、学员卡等安装更换,在交通部门的指导下,“被迫”购买一家科技企业的产品,涉嫌市场垄断。该网友发文说,近日收到总校转发东莞交通局的一份文件称,“各驾培机构须在10月1日前按照《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计时终端技术规范》并结合我市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计时计程管理平台要求,对已备案的教练车升级计时终端。”文件中的技术标准由“深圳市成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成为”)”起草,实际推行中也只有深圳成为的计时仪可选,单台售价为1920元,按全市7000台计算,项目总金额高达1344万元。

  该网帖还介绍,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多年来“指定”购买深圳成为的学员卡,该卡面向驾校学员收取10.5元/张,而该卡成本约为2元/张。全市每年驾校学员约为27万人,该公司获利将超200万元。今年3月15日,又被要求购买东莞卓恒公司的网上学习卡,每张50元,全市每年驾校学员约为27万人,该公司获利将超过1400万元。该网友查询了东莞市交通局、运管局、招标中心、物价局网站,均未看到任何关于此项目的公示。

  东莞一知名驾校负责人阿明(化名)表示,在驾校的器材领域,交通部门没有明确指示购买哪一家的产品,但设置了很多准入条件。3月刚推出时,计时仪的提供商只有深圳成为一家,单台价格高达1900多元。由于安装进度缓慢,9月才增加了另一家供应商,价格降到1300元左右,“这个过程难免不让人怀疑有猫腻,为何至今仍只有两家企业可选?”其告诉记者,通过政府部门认可的网络学习卡的供应商,当初也只有3家,后来各驾校基本上都选择了价格最低的那一家,即报价50元的卓恒公司。

  驾校教练 教练车设备价格贵又没得选

  一名吴姓教练告诉记者,教练车升级计时仪终端更换需要教练自己掏钱购买,一台终端大概需要2000元左右。广仁驾校的工作人员欧小姐向记者证实确有其事,一台计时仪终端最初报价大概需要2000元左右。

  “我只知道是统一更换,其他一概不知。价格肯定贵,但有什么办法,一台需要多少钱就得交多少钱。”吴教练说,“GPS也一样,去年公司说交通局要求装GPS,一台1800元,我们只要交钱就行。”

  吴教练说,最无奈的是大家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而指定的产品价格又偏高。预计10月教练车安装打卡机后,东莞各驾校的驾照报考价格就会上涨。原本下半年就要开始实行新国标,现在推迟到2015年才开始实行,“如果开始实行新国标,成本增加,学员报名驾考的价格还会上涨。”

  据了解,今年3月15日开始,东莞驾考学员必须完成6小时面授与24小时网上自学,才允许参加文科考试,但学习卡基本上是同一种。某驾校招生负责人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以每张卡50元的价格购买了学习卡,不需要学员再另外付费用。“学习打卡的政策还是好的,能促使学员多学点东西。”吴教练说,但增加的成本,最后还是要学员买单。

  交通局回应 并无强制要求 纯属市场行为

  对于只有一两家公司的计时仪可选,且价格偏高,被指市场垄断的质疑声,东莞市交通运输局予以否定。其书面回复记者称,机动车驾驶培训计时终端、学员学时记录卡、理论培训网络学习服务卡均由驾培机构独立向市场上符合标准的任意第三方产品(服务)提供商购买,不存在强行购买的行为。

  同时,这些项目属驾培机构与市场上符合标准的任意第三方产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市场行为,而非政府采购、投资行为,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无权组织招投标或审批,其双方的市场行为在程序上无需通过主管部门对外公示。目前,各驾校可自由选择购买符合相关条件的机动车驾驶理论培训网络学习服务,也可不购买网络学习服务而通过面授落实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30个小时理论教学的要求。以上市场行为均由各驾培机构自由选择,不存在垄断行为。此外,学车费用由驾培机构与学员自由商定,而培训成本亦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如车辆购置和消耗成本、土地使用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均由市场决定。

  交通部门解释称,深圳成为只是草拟技术规范,目的是为第三方设备供应商提供更全面、更详细的技术指引,便于技术数据对接。从2006年起,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委托该公司开发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计时计程管理平台,并负责该平台的日常维护。但交通局并未说明,曾经委托该企业的程序是否公开公示过,甚至是否通过招标途径获取资格。

  律师声音

  仅一两家企业入围

  可能因标准太严或宣传不到位

  广东林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喻秋分析认为,交通部门委托企业制订了一个企业准入标准,其本身出发点应该是基于规范化的需要。但结果却只有一两家企业入围,数量少得可怜。这首先要考虑这个标准是否太苛刻了?交通部门在制定标准时就应该多调查,邀请多个主体联合参与,这样才更具有普适性。此外,还要考虑政策指引、信息公开的透明性,公布的充分性和广度性,有没有做好。政府部门在做一个决策前,应事先进行信息指引,告诉企业将会这样做。这样等政策出来时,就已有很多企业做好了准备。

  至于学习器材增加成本方面,首先应进行市场调研,然后由相关部门进行核实,驾校不能单方面涨价。

相关内容